有時候,還是會想起您。

這三週,回宜蘭的時候心裡才會覺得比較踏實。可能覺得離您比較近,在靠近也沒有多少時間了,從宜蘭回到台北,總是有種再次別離的悲傷感覺。

女兒七那天在去看您的路上,林申講了〝捏得〞的台語,然後我們大笑,爸爸說,你們在阿公那邊不要這樣嘻笑,我說我們都沒有,前一天我們都很安靜地在那邊看書。不過我覺得,我只有在那邊覺得心情比較放鬆,所以嘻笑。

表妹的哈啾,法師的拉長音,很多時刻都過分開懷,儀式時數次憋笑,舅舅和姑婆們如往常的幽默,子孫輩的我們規矩的說笑,我覺得是這樣的基因,讓我們在一同面對人生大事時的最好依靠和治療,人總是往前走,而每個儀式,每個禮拜回去,都在沉澱與整理情緒。

告別式當天,我們很早抵達,上午的做功德,中午移柩,移柩的瞬間都會情感突然臨界然後崩潰,家祭時聽著那些往事,聽到媽媽的告白,其實就好像知道是最後的最後,把所有疼痛哭出來。最後,我們繞著您,摸著棺木跟您說說話,我說的很小聲,但我相信您都能聽到,謝謝您陪伴我們,照顧我們,您一定要好好走。火化,我們正式的與您生於世的軀殼說再見。

其實,很多儀式照著時程走,沒有太多心理準備,一個接一個,情緒也一波接一波。我記得撿骨的門口,林申很智障的不知道說些甚麼,我們覺得很不合宜的在門口忍住然後正色,當我走進房間,看到了您的骨頭,其實我是震懾的,一瞬間,您就消失成為我眼前的白骨,是傻住嗎? 還是覺得一種空虛感,人活到最後的最後,只剩下心靈與回憶的部分了。

這旅程的最後是很好的告別,我們將一切做的真心圓滿,也同樣希望您任性的前往天堂玩耍時,健康和快樂。因為好好地把您送走,內心的最悲傷部分也跟著您離開了。

雖說華人的儀式複雜,但我相信這些對於留著的親人們,多少還是有種療癒的功用。

而這路上,才覺得要感恩的親朋好友真的好多,即便很多我都不認識,過程中的幫忙與慰問,長輩們像柱子般的陪伴,協助家屬大大小小的事務,這是這過程中,一直覺得很感恩的地方,因為您而更感受到愛,這也是您帶給我們的學習和體驗吧!

謝謝您,在我們不常對話的回憶裡,我依舊感受到滿滿的關懷與疼愛,眼神行為和您的背影,已經足夠回憶了!我第一次這麼長時間可以看著您(的照片),也是最後一次能這樣一直注視的您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林愚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